【選擇之前】
「任何一段關係的結束,很少是立判死刑的,都是經過一次次失望,一次次退讓,明明是百般溝通,卻都被當作耳邊風,最後只能無可奈何地喊停說走。」
「遺憾的莫過於,你指責著他的不是,但其實最不想走的卻是他。」
上面兩句話不是我說的,是作家P’s說的,今晚對他這句話莫名有感,雖然他談的是「關係」,但我延伸想到的是「選擇」。
---
隨著心態逐漸成長,每一次的選擇都已經不是衝動使然,而是在內心矛盾糾結非常久,甚至是隱性地、顯性地不斷抗爭卻始終未果,最後終於突然發生了一件事,即成壓死駱駝最後一根稻草。
或許有人會問,「倘若你不滿,為什麼都不說?」
殊不知他忽略了,也許對方早已呼救了百千次,暗示、明示雙管齊下,是他選擇不聽,或者是屢屢打槍,次次迴避,有的甚至得寸進尺不自知。
請你一定要相信,做出選擇的那一方,不見得代表他想放手,很多時候,他根本是捨不得的,可是一方面他也曉得,他早已無力回天,只留下一種「瑞凡,我們回不去」的惋惜。
當你認為那個人怎麼做出讓你如此匪夷所思、震撼不已的決定時,我想請你發揮同理心、換位思考,你一定會發現一切都有徵兆。
塔羅牌裡有個「高塔」牌,象徵崩落毀壞,可前提也是要搭建到了很高的程度,毀壞力才會如此驚人,不是嗎?
某些破裂的關係、意外的選擇,前面都已經有了滿滿的灰心做鋪墊了。
他的選擇,其實絲毫不意外呀。